成果信息
针对南方稻田土壤酸化面积日益增加的紧迫性,利用湖南本地丰富的矿物资源和有机质资源,经多年技术攻关和田间应用,创新性的开发出一种利用天然的有机物和天然矿物制备出有机-无机酸性土壤调理剂,通过不同物料间的混合配伍研究,实现了不同物料间的优势互补、融合共存。通过盆栽、小区和田间试验,检测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应用效果和稳定性,研究制剂不同剂型、用量、施用时间和方法对使用效果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再反馈信息进一步研究和调整生产工艺技术,最终生产出高效、持效的酸性土壤调理剂产品。经临床应用,该产品能够稳定和提高酸性土壤的pH(比对照提高了0.8-1.5),最终pH值都能达到7.5以上,能将轻中度污染稻田的镉含量降低到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含量以下。该成果对于建设湖南“两型”社会,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背景介绍
酸性土壤是 pH值小于 7的土壤总称。据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张福锁教授报道,目前我国有 40%的耕地土壤 pH 在 6.5 以下,其中,pH 在 4.5 一下的有 1.8%,pH 在4.5 到 5.5 之间的有 15.85%,pH 在 5.5 到 6.5 之间的有 22.7%,耕地土壤酸化形式不容乐观。土壤酸化,不仅是土壤 pH 的变化,通常还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引起板结,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及微生物活性 ;并且,铝离子、铁离子、锰离子含量增加,妨碍其他多种金属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造成毒害,同时还与土壤中的磷酸根离子结合形成沉淀,导致作物缺磷 ;另外, 土壤 pH 的降低还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活性,使其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加剧了重金属的危害。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酸化的土壤还提高了作物的根结指数,促进了根结线虫卵的孵化。不断加剧的土壤酸化及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应用前景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土壤母质的酸性稻田土壤,能够调节土壤pH值、钝化/固定土壤重金属、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成本低、调节酸碱能力强、增产作用较好的特点。近年来,据湖南省土肥系统34 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统计,湖南省土壤平均pH 值由6.4下降到5.9,下降了0.5 个单位,其中最大下降了2.1个单位。目前湖南省耕地土壤酸化面积为275.40 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2.6%。按照每亩100kg计算,全省每年需求量(早晚稻)达800万t,需求量巨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