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本项目以湖南师范大学5项发明专利为技术基础,实现系列稀土红色发光材料产业化。稀土发光材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材料,涉及农业、照明、显示等诸多领域。本项目旨在充分利用我国及我省丰富的稀土资源,面向战略新型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系列稀土功能材料,可使资源优势变深加工技术优势、高端产品优势,做大做强稀土产业链。 湖南师范大学发光材料研究室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从事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在农用转光剂和白光LED用荧光粉研究、开发方面在国内外具有强大的优势。我们发明了农用单基双能转光剂,并且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已经小规模化生产。RBI被多家农膜厂采用,经过13年的农田生产试验,农田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目前,本项目转光剂销售价可以在35.0万元/吨。每吨添加量为3Kg/吨,国内农膜转光剂市场有35.0万元/吨×220万吨×3.0 Kg/吨=23100亿元。随着国家进一步强调生态农业,转光玻璃已经悄然兴起,对稀土转光剂的需求随之增长,市场前景很好。)
背景介绍
微/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维度对其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备形貌可控的微/纳米材料、研究晶体的生长机理并探索其应用成为目前化学和材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稀土元素独特的4f电子层结构,其化合物在光学、电学、磁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前景
白光LED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朝阳产业,而LED红粉正是目前所奇缺的,所以,稀土红色发光材料的需求市场巨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