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倾斜矿体放矿难,矿石底部残留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贵金属倾斜矿体采矿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首次在贵金属倾斜矿体下盘设置两套出矿结构,一套为贵金属倾斜矿体下盘的底部的平底出矿结构,一套为在贵金属倾斜矿体下盘中部增设的漏斗出矿结构,将矿块出矿分为两段出矿,一部分从下部的平底出矿结构出矿,上部残留的矿石通过漏斗出矿结构将矿石全部下放,解决了倾斜矿体放矿难,矿石底部残留的问题。矿块不设底柱,提高矿块回采率;通过在矿块中部增设放矿漏斗7,将上部残留的矿石全部通过放矿漏斗7下放,解决了出矿难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矿块的回采率;采用扒渣机出矿,直接装入脉外运输巷矿车中,无需倒运,效率高,可大大提高出矿能力,同时可缩短空场暴露时间;工艺比较简单,工人容易操作和掌握。)
背景介绍
倾斜矿体是指30~50°之间的矿体,这部分矿体由于倾角大于30°,操作时人员、设备难以在采场内站立,采下的矿石又无法全部采用自重放矿,这类矿体的回采一直是采矿界的难题。要解决这类矿体的开采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出矿难的问题。国内外针对这类矿体主要采用留矿全面法回采,留矿全面采矿法既具有留矿法采场布置和回采方式的特点,又具有全面采矿法采场回采、矿石运搬和顶板管理的特点,是两种采矿法组合成的一种采矿方法。由于矿体的倾角为30~50°之间,而矿石的自然安息角一般为40°左右,采下的矿石若不借助电耙,全部利用矿石自重下放,矿石难以全部自溜下来,底部将会残留大量的矿石,且越往上残留越多,造成资源浪费,回采率低下。对于贵金属而言,由于矿石的价值较高,矿石的回采率至关重要,底部残留和边角矿无法回采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直接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
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漏斗出矿结构由于放矿漏斗7的工程量较大,总体矿块的采切工程量大,适用于贵金属之类的,矿石价值较高的矿体,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