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潭分市场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技术交易 > 

“大三元”土壤调理剂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


行业类别: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
所处阶段:规模化生产阶段
持有单位: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
转让方式:面议
转让价格: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成果信息

本项目创新性的引入“益生元”的概念,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促进土著固镉或氧化还原微生物的生长,为稻田创建一个微生态环境,应用土著微生物对土壤镉污染进行修复。本项目开发出一种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的“益生元”为核心,结合有机、无机钝化剂的“大三元”土壤调理剂产品。该产品利用其表面的活性基团调节和改变重金属镉在稻田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发生沉淀、吸附、离子交换和氧化还原等一系列的反应,有效固定和钝化土壤中的镉离子,有效阻控镉向稻米中的转移。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土壤母质的镉污染稻田土壤,能够调节土壤pH值、钝化/固定土壤重金属、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成本低、调节酸碱能力强、增产作用较好的特点。经临床应用,每150kg该产品能够稳定和提高酸性土壤的pH(比对照提高了0.6-1.0个单位),能将轻中度污染稻田的镉含量降低到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含量以下。该成果对于建设湖南“两型”社会,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背景介绍

微生物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命因子,可通过多种方式(吸附、络合、沉淀、转化和积累等)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鉴于传统镉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的不足,利用土壤微生物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成为研究的热点。)

应用前景

近年来,据湖南省土肥系统34 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统计,湖南省土壤平均pH值由6.4下降到5.9,下降了0.5个单位,其中最大下降了2.1个单位。目前湖南省耕地土壤酸化面积为275.40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2.6%。全省已被污染的土地面积52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9%。按照每亩100kg计算,全省每年需求量(早晚稻)达800万吨,需求量巨大。该成果在长沙、湘潭、宁乡、益阳田间试验应用效果显著,得到当地农户的好评。中试转化后年产酸性土壤调理剂规模达到3万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可满足在湖南省土壤酸化核心区的有效推广应用。)

主办单位: 湘潭市科学技术局

运营单位: 湘潭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长沙诺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湘潭市科学技术局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湘ICP备10209074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