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本发明属于大米深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用酸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联产大米淀粉和大米蛋白的工艺,利用该方法可制得大米淀粉和大米蛋白两种产品,且大米淀粉的得率在 85% 以上,其中的蛋白杂质含量在 0.31 以下 ;大米蛋白的蛋白含量在 70% 以上,得率在 5% 以上。相比于其他大米淀粉和大米蛋白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综合效果明显更好。)
背景介绍
淀粉提取方法主要有碱浸法和酶法,但碱性条件下得到的淀粉结构易受损,蛋白质残留较高,蛋白质含量过高的淀粉容易变质,蛋白质会和淀粉中转化的葡萄糖发生非酶褐变。而且碱浸法的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酶法是通过蛋白酶的作用使蛋白质水解,从而易于与淀粉分离,此法对大米淀粉没有破坏性、生产成本低、无污染;但现有复合酶法提取大米蛋白制取大米淀粉的过程中,由于大米淀粉颗粒小,而蛋白分子量较大,水解后一部分的蛋白的大片段与部分淀粉颗粒比重接近,在旋流分离时,淀粉和蛋白不能有效分离,为了降低淀粉中的蛋白含量,得到质量较好的大米淀粉,就要尽可能去除蛋白,分离的蛋白中就 会夹带一定量的淀粉,使得淀粉的提取率降低。)
应用前景
淀粉和蛋白质是大米中的主要成分。大米淀粉与其他谷物淀粉颗粒相比,颗粒小且颗粒度均匀,口感柔和无异味 ;蜡质米淀粉还具有极好的冷冻 - 解冻稳定性,因而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制药、纺织、造纸等工业有特殊的用途,大米蛋白因其低过敏性和高营养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婴幼儿及肉制品等各种食品中;因此,大米淀粉和大米蛋白质的联产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商业前景。)